本文字數|1312字
建議閱讀時間|4分鍾
本文作者:基思·哈克特
英格蘭前著名裁判,前英超職業裁判公司總經理
剛剛結束的2025年國際足聯俱樂部世界杯,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們帶來了全新體驗——比賽期間,轉播方獲得了裁判隨身佩戴的攝像頭捕捉的獨特視角。球迷即刻可以從裁判視角——看到進球、任意球、鏟搶和進攻動態等一係列實時畫麵(通常裁判佩戴的攝像頭會作為裁判耳機的一部分固定在耳側)。
任何一項引進打破足球這項古老運動之中的新技術,都需要經過多年的測試,RefCam(裁判攝像頭)同樣不例外。過去兩個賽季,英格蘭基層賽事裁判已試用隨身攝像頭作為減少球員辱罵行為的工具。IFAB也批準其在規定的高級別賽事中以訓練和教育為目的進行使用。
第921期《足球周刊》預售開啟
上賽季德甲聯賽,法蘭克福對陣沃爾夫斯堡的比賽也使用過“裁判攝像頭”,其呈現方式是一部宣傳片。上賽季末的英超聯賽,RefCam也露過臉——在5月水晶宮主場對陣曼聯的比賽中,當值主裁賈裏德·吉萊特的胸口就佩戴著一個迷你運動攝像頭,他的每個動作都被記錄了下來,成為新賽季的宣傳片素材。
當然,這些素材還可以成為裁判培訓的重要工具:通過捕捉第一人稱視角和角度呈現畫麵,這在裁判指導方麵也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通過觀看裁判實際視角,可以在賽後複盤中評估其判罰依據、觀察角度等。
在轉播層麵的意義,這顯然是科技賦能沉浸式觀賽的關鍵一步。轉播技術迭代和足球發展一樣從未停止,30年前還在用固定機位拍全景,如今觀眾能選擇門將視角看撲救。裁判鏡頭的震撼性在於顛覆了敘事主體,綠茵場上的“上帝視角”首次被凡人視角取代。當然,科技應用的成熟還需要時間,因為當裁判彎腰係鞋帶時,鏡頭大概率隻能拍到草皮。
裁判是足球場上的法官,誠然有一種悲觀主義的觀點認為,足球場上的幾乎每一次科技發展都是以犧牲裁判權威性為代價,比如1998年的多角度回放以及2018年的VAR,再到如今的半自動越位係統。
我是一名科技樂觀主義者,科技的加持意味著足球終於開始著手解決那個最古老的難題:讓判罰者和判罰過程被看見。這對普及運動和提高運動公平性有著非凡的意義,科技平權化通過體育這篇古老且有明確規則的試驗田,才能走向更廣泛的領域。
但科技並非解決一切的萬能解藥,比如當裁判攝像頭於2025-26賽季正式被引入英超聯賽後,我就對裁判同行們的表現生出一絲擔憂。
在英超夏季聯賽中好色先生TV传媒看到,曼聯隊長布魯諾·費爾南德斯就已因場上情緒問題收到警告,裁判攝像頭就是視頻證據。再比如7月26日的亞洲行中,利物浦2比4負於AC米蘭的比賽裏,羅伯遜遭遇鏟搶倒地,他自己認為應該獲得點球,但裁判組未予判罰。於是蘇格蘭國腳對判罰嚴重不滿,被轉播鏡頭捕捉到向當值主裁口吐芬芳。
盡管羅伯遜的舉動當時未受處罰,我認為也不會有追溯性處分,但這引發了關於新賽季英超球員是否麵臨更多製裁的疑問。因為雖然裁判的頭部和視線可能轉動,但攝像頭仍可能聚焦特定個體上,因此攝像頭的使用還需要考慮空間感知因素。
我希望裁判攝像頭不會限製裁判表達挫敗感的自由。相關部門需要製定明確標準,規定何時可以使用裁判攝像頭畫麵。當出現爭議事件時,大屏幕不應播放相關畫麵,裁判攝像頭也應遵循同一規則。
當然,更大的隱患在於,隨著裁判判罰過程得到展現,但裁判的權威性極有可能會因此遭受質疑。作為應激反應,他們可能被迫采取更多製裁措施,而非有效管理球員情緒——而這反倒會與控製球員情緒的初衷相違背。
本文作者:基思·哈克特
編譯:朱淵
本文原載於第920期《足球周刊》
發行日期:2025.8.10
圖片源自網絡
第920期《足球周刊》熱銷中
托馬斯·穆勒拜仁生涯
典藏紀念畫冊《恒星》(限量版)預售開啟
托馬斯·穆勒拜仁生涯
典藏紀念畫冊《恒星》(典藏版)預售開啟
在此前結束的一場西甲較量中,皇家貝蒂斯客場2-1擊敗西班牙人。本場比賽主裁判約蘇-加萊赫的一些判罰引發了皇...
2025-10-07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5-26賽季英超第7輪,衛冕冠軍利物浦1-2遭切爾西絕殺,各項賽事遭遇三連敗。英國媒體表...
2025-10-07請點擊本文右上角的關注,感謝您的支持。1-2的比分,不僅意味著英超第7輪的一場失利,更宣告了一項偉大紀錄的塵埃...
2025-10-07雷速體育10月6日宣 據《世界體育報》消息,西班牙裁判技術委員會(CTA)計劃於本周二再次公布上一輪西甲、西乙以...
2025-10-07在《世界體育報》發表關於歐冠改製計劃的文章後,RMC Sport聯係了歐足聯。歐足聯表示,目前並沒有計劃修改歐冠...
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