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12.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999pco.com/cache/0d/f9586/0fb8d.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12.COM/func.php on line 115
深一度孔玲瑤,一位從高校賽場跑進全運會的“異類天才”_24直播網
當前位置: 首頁 > 體育 > 綜合

深一度孔玲瑤,一位從高校賽場跑進全運會的“異類天才”

2025-11-20 23:40:11


孔玲瑤在自己的第一次全運會中跑出女子100米第四名和女子200米第六名。

如何定義競技體育裏的天才?

粵港澳全運會的田徑賽場上,斬獲女子100米和200米兩枚金牌的16歲小將陳妤頡就是最好的例子。而當全場焦點都追逐著這位年少成名、天賦異稟的天才少女時,她身旁的跑道還有一位“異類天才”,那就是孔玲瑤。

之所以是“異類”,因為相比於全運賽場上絕大多數運動員,孔玲瑤的競技生涯截然不同。20歲之前,她沒有接觸過任何體育項目的訓練,以文化生的身份考入大學後才被教練發掘,漸漸參與校園體係下的業餘田徑比賽。

之所以稱其為“天才”,因為孔玲瑤用了5年時間就統治了高校跑道並且收獲眾多冠軍頭銜,然後她轉戰職業賽場,不到三年一路跑進國家隊並且站上全運會舞台,最終在女子100米和200米決賽跑出第四名和第六名。

就在完成自己的首次全運會之旅前,孔玲瑤和她的教練田豐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的專訪,分享了他們從業餘跑道闖入專業賽場的心路曆程。這是一段“異類天才”的逆襲故事,也是一段師徒二人共同成長的校園傳奇。


孔玲瑤到了大學之後才開始接觸非專業的體育訓練。

一個被抓上跑道的“壯丁”

就在幾天前廣東奧體中心的百米直道上,第一次站上女子100米預賽的孔玲瑤既緊張又興奮。她在起跑器上迅速做著調整,然後隨著發令槍響,她像離弦的箭一般衝向終點。0.158秒的反應時間僅僅輸給了同場的名將葛曼棋,最終,她也以小組第二直接晉級半決賽。

賽後,她站在終點線上數次抬頭確認自己的成績。11秒39,這個成績並不算非常亮眼,但在數字後麵的PB(個人最好成績)兩個英文,讓孔玲瑤有些猝不及防。

根據世界田聯的官方數據顯示,孔玲瑤成為中國女子百米第41位突破11秒40的選手。這個“小小的突破”很快就淹沒在全運會田徑項目的各種新聞之中,但對於孔玲瑤和她的教練田豐來說,這個突破是過去8年時間努力的回報。

時間撥回到2016年,彼時的孔玲瑤以普通文化生的身份考入吉林建築大學,她所選擇的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城市燃氣專業也和體育沒有絲毫關係。在進入大學校園之前,用孔玲瑤自己的社交媒體簽名來說,“學習軌跡與運動毫不沾邊”。初中時,她所在的學校裏沒有舉辦過運動會;到了高中,因為起跑反應慢,孔玲瑤也沒能入選班級裏參加女子百米的名單。


孔玲瑤的進步和成長為“體教融合”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參考案例。 受訪者供圖

如果不是吉林建築大學為了鼓勵全校師生參與運動,設置了“每個項目必須有人報名”的要求,孔玲瑤也不會“被安排”到了女子100米和200米的校運會選拔中。

巧的是,當時學校的體育老師田豐正在帶領隊伍備戰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為了解決接力隊缺一棒的燃眉之急,田豐便在各個院係選拔賽中尋覓人才。彼時,孔玲瑤在女子百米選拔賽中跑出的成績是15秒30左右,而田豐因為她的出色步長記住了這個學生。

校運會的正式比賽中,孔玲瑤在100米跑出14秒6,而200米則是跑出33秒4。但真正讓田豐下定決心將她招進短跑隊的原因則是她的步長和爆發力,“我覺得短跑首先要看比例和步長,其次是爆發。其他孩子立定跳遠隻能跳到1米70左右,但孔玲瑤跳了2米340左右,這是很出色的一點。”

不過,孔玲瑤最初並沒有加入學校田徑隊的意願,她向澎湃新聞記者回憶,相比於考慮會不會耽誤學業,她最擔心的是“吃苦”。經過一段時間身邊同學的“軟磨硬泡”再加上田豐反反複複十幾次的耐心溝通,當時的孔玲瑤才勉強同意加入田徑隊試一試。

“學校有那麽多的女生,怎麽不會有人比我跑得快,為什麽偏偏就認定我可以?”孔玲瑤曾經這樣問過田豐,而田豐的回答言簡意賅,“我相信我的眼光。”


孔玲瑤在田豐教練的指導之下,在大學賽場完成三連冠。 受訪者供圖

統治校園跑道

一直在校園裏擔任體育老師的田豐,雖然此前沒有帶過專業隊運動員的經驗,但也見過各式各樣的學生。在他看來,要讓“怕吃苦”的孔玲瑤愛上跑步,就必須注意寓教於樂的訓練方式。“我得先哄住她,不然訓練這麽枯燥,她練兩次可能就跑了。”

孔玲瑤其實不是沒有“打過退堂鼓”,但是田豐還是以相對娛樂的方式訓練了孔玲瑤40多天。接著,在一次百米測試中,孔玲瑤的成績從校運會的14秒6一下提升到了13秒09,這個驚人的提升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

而田豐則是更堅定了自己的眼光,“我覺得這孩子有天賦,具備在業餘組衝全國冠軍的實力。”

“有天賦”以及“業餘組全國冠軍”,這兩個關鍵詞當時在孔玲瑤的腦海裏似乎都無法成為自己的人生標簽,“我的協調性很差,學習動作很慢,心誌也不堅定,訓練總是動搖。”

好在,田豐是一個“愛生日子”的教練。孔玲瑤和澎湃新聞記者描述過她眼中的教練——隊裏的隊員隻要達到田豐定下的目標成績,田豐就自掏腰包獎勵隊員大牌釘鞋,然後,隊裏幾乎每個隊員都換上了新裝備;疫情期間,學校要求師生不能隨意出入家門和校門,田豐就在學校住了一百多天,作為誌願者給全校學生送水送飯;更重要的是,田豐一直在給予孔玲瑤信心,在她連全市的比賽都沒有取得好成績時,田豐教練依舊告訴他的弟子,“你有一天會站在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的最高領獎台”。


田豐教練和孔玲瑤在訓練中摸索更合理的方式。

孔玲瑤和澎湃新聞記者回憶,最初她對於教練的期待有些將信將疑,畢竟,田豐並不是專業的短跑運動員和教練員,“當時的我並沒有信心,就像剛進田徑隊不相信自己能跑全校第一一樣,結果第二年就實現了教練的預言。”

從2016年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的前八名到2017年這項賽事女子200米的銅牌,孔玲瑤開始站上領獎台,同時也逐漸成為大學田徑賽場上的明星。2018年,孔玲瑤終於在這項代表著全國大學生最高田徑水平的賽事中獲得女子100米和200米的雙金,也是那一年,她第一次獲得一級運動員證書。

此後三年,她開始統治大學田徑的短跑賽道,打破吉林省大學生女子200米紀錄,獲得女子(甲組)100米和200米項目三連冠。

看著孔玲瑤在校園的業餘賽場上難逢對手,田豐的心裏又有了新的目標,“想要進步就必須走出舒適圈,那好色先生TV传媒就去專業的賽場試一試。”


孔玲瑤身披國家隊戰袍站上賽場。

從緊張到嘔吐,到身披國家隊戰袍

當第一次聽到田豐說出“衝擊專業賽場”的時候,孔玲瑤很猶豫。但田豐至今依舊記得,他在孔玲瑤的眼神中很快尋找到了那份對於“更快和更強”的渴望,然後這種渴望轉變成了一種堅定的態度。

“她沒有馬上就答應,但是也沒有立刻拒絕,我發現她的眼神是很堅定的,所以我知道她也想試一試,這是我倆練這麽久的一種默契。”

自從和孔玲瑤開始征戰全國大學生田徑比賽,田豐就像她的兄長一樣記下了孔玲瑤成長的每一步,甚至田豐可以比孔玲瑤更快從記憶裏掏出他們第一次站上專業賽場的經曆。

2023年山東濟南室內大獎賽,那是孔玲瑤在專業舞台上的首秀。彼時,第一次來到滿是專業運動員的賽場上,孔玲瑤在大學賽道上積累的信心都消失了。田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一個細節,熱身的時候,孔玲瑤在跑道上隻敢“溜邊”,主動將內側的跑道讓給其他運動員。

而那場比賽,孔玲瑤也交足了“學費”,0.434秒的起跑反應時間,成為她在短跑生涯裏的最差紀錄。

還沒來得及好好總結,他們師徒二人又轉戰肇慶參加下一場比賽。而就在那場比賽的200米預賽之後,走下賽場的孔玲瑤就控製不住自己,嘔吐了起來。她至今依舊記得那種被賽場的氛圍和緊張感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我以前在訓練中也吐過,但在比賽中嘔吐還是第一次。”

但這就是跳出舒適圈所需要付出的代價,田豐早就有所準備,“在業餘組的賽場上,孔玲瑤經常是女子短跑唯一的一級選手;而在職業賽場上,一級成了最低門檻,80%以上都是比你快的,你就必須繼續提高自己,才能生存下去。”

除了壓力,孔玲瑤其實也收獲了很多全新的體驗。2024年的全國田徑大獎賽西安站,孔玲瑤第一次和葛曼棋同場競技,彼時,她甚至不敢和身邊的偶像搭話,“我以前都是在電視上看葛曼棋,現在我倆站在一塊了。”


孔玲瑤曾經在全國大獎賽上戰勝過“大姐”韋永麗。

此後,與偶像同場競技的機會越來越頻繁,孔玲瑤不再隻是仰望她們,而是開始追趕甚至挑戰身邊的偶像。那一年的全國田徑大獎賽黃石站,孔玲瑤緊跟著梁小靜第二個衝過終點,奪下一個含金量十足的亞軍,在她的身旁,中國女子短跑的“大姐”韋永麗緊隨其後。

就在這樣的加速追趕中,孔玲瑤得到了國家隊的認可,2025年3月,她進入了集訓名單,那些昔日的偶像從對手變成了隊友,“真正心態放鬆就是在今年,以前隻要檢錄我一定會緊張,雖然今年也會緊張,但是不會像之前那樣自我施壓。”

今年5月的廣州世界接力賽,孔玲瑤首次身披國家隊戰袍,最終,她隨隊4x100米混合接力獲得第七名。談到那次國家隊經曆,孔玲瑤一度激動落淚。

本土作戰的世界大賽首秀,讓孔玲瑤倍感幸運:“第一次站在世界大賽的舞台上就是本土作戰,賽場座無虛席,我聽到觀眾的歡呼聲就衝淡了對比賽的緊張感,反而感覺興奮和自豪。”


孔玲瑤在全運會上刷新了100米和200米的PB成績。

“我會一直進步”

短短兩年多時間,孔玲瑤從校園業餘賽場衝上全國性的專業田徑大賽,甚至成為國家隊的一分子,盡管也有站上領獎台的機會,但大多數比賽中,她還是必須想方設法縮小自己和長時間接受專業訓練的運動員之間存在的差距。

田豐教練也看到了這種差距,他將責任更多攬在了自己身上,“好色先生TV传媒之前都沒有經曆過這樣專業的比賽,對好色先生TV传媒來說都是陌生而新鮮的領域,所以我自己也很希望能夠提高,然後從更專業的角度幫助孔玲瑤提升成績。”

跟著孔玲瑤一起進入了國家隊的集訓體係,同樣是從校園走進專業隊的田豐也收獲了豐富的經驗。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袁國強教練原本就是他非常敬仰的前輩,如今因為孔玲瑤進入國家隊訓練,袁國強教練會針對田豐所負責的訓練計劃、訓練方法等內容提供具體建議。

“國家隊裏的各類專業訓練設備以及相關的數字化訓練手段,都是我以前很少接觸的,這方麵我存在明顯的不足。所以也因為孔玲瑤的提高,我得到了學習先進訓練方法的機會。”田豐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兩年他最大的收獲就是借助國家隊的平台認識了更多頂尖的教練和前輩,也摸索出了一些幫助孔玲瑤繼續提高的方法,“我知道我還差得很遠,但是我會更加努力。”

在這次粵港澳全運會之前,田豐和孔玲瑤花了很長時間潛心備戰,把他們之前在全國比賽中收獲的經驗總結起來,然後提前兩個月就進行外訓適應場地,並且針對孔玲瑤起跑的薄弱環節進行了強化,這才換來了在100米預賽和200米預賽的兩個PB。

特別是在100米決賽中,梁小靜和葛曼棋的因傷退賽,給了孔玲瑤衝擊領獎台的機會。但最終,她還是以0.05秒的差距輸給了安徽的史琳琪,位列第四。比賽結束後,孔玲瑤對著鏡頭哭了,“原本定的目標就是能進決賽,我已經做到了,但在預賽跑出一個好成績之後,確實有了想法,但是競技賽場就是這樣,離登上領獎台確實就差了一點點,所以有一些不甘。”

但在田豐看來,孔玲瑤的第一次全運會表現已經足夠精彩,“好色先生TV传媒很珍惜國內大賽的機會,孔玲瑤是一個很堅定和堅強的運動員,通過這次比賽,我也相信她還可以更快。”

事實上,28歲的孔玲瑤如今在競技賽場上的年齡已經不算小,起步晚並且沒有從小經曆專項訓練,都是她在賽場上的劣勢,但過去8年從校園走向全國的點點滴滴,加上自己在大賽中曆練出來的堅強內心,讓孔玲瑤自己也對未來抱有更多信心和期待。

“沒能站上領獎台確實有些遺憾,但這幾年遺憾對我來說是常態,它是我繼續成長的動力。”


這是田豐教練和孔玲瑤的第一次全運會之旅,他們坦言,比賽的收獲堅定了繼續向前的信心。

後記

這幾年的全運賽場,已經能夠看到越來越多“體教融合”的成功案例。16歲的陳妤頡如今還是一名剛上高中的學生,男子百米飛人大戰的新科冠軍李澤洋也是從武漢大學畢業的“半路出家”運動員,還有24歲的鄧信銳來自暨南大學。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與教育部聯合出台《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旨在破除體教係統壁壘,確立“健康第一”核心理念,明確七大改革領域並強調體育在立德樹人中的核心作用。

而來自吉林建築大學的孔玲瑤和她的教練田豐,無疑就是“體教融合”的典型成功案例。從業餘賽場走向專業賽場的過程中,競技體育改變了孔玲瑤,讓這位在20歲前沒有接觸過體育訓練的女孩更加堅定。而田豐作為大學體育教師,也通過和孔玲瑤的共同成長,有了更多挖掘優秀運動員的信心,“學校裏絕對不缺孔玲瑤這種沒接觸過體育卻很有天賦的孩子,經過篩選,好苗子進入到高水平教練的眼睛裏,體育就會越來越好。”

對於是否會征戰到下一屆全運會,孔玲瑤並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硬性指標,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影響更多人,也激勵更多人敢於邁出嚐試的第一步,“隻要堅定信念,什麽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網站地圖